人民日报丨CCAI 2023:破题数智转型挑战
7月22-23日,2023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23)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大会的主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Josef Kittler、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欧洲科学院院士周志华、塞浦路斯科学/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Marios M. Polycarpou、浙江大学教授刘雪松等8位中外嘉宾应邀作主题报告,就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技术趋势、应用实践、未来发展等进行了交流探讨,展现了标杆级的专业高度和学术风范。
戴琼海院士:从基础和源头上激活自主创新能
戴琼海院士在《人工智能发展与挑战》主题报告中指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处于应用强势、基础弱势的现状,阐述了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作为人工智能自主创新的“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强调要把握基于大模型时代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机会,并对算法、数据、算力三要素给出基础性论述:算法决定智能水平,数据决定智能范围,算力决定智能效率,预测大模型将在5年左右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关键基础平台,我国需要加快跟进速度。
图丨戴琼海院士作报告
柴天佑院士:人工智能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与能效
柴天佑院士的报告围绕《工业元宇宙驱动的复杂工业过程PID整定智能系统》主题展开。报告将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深度学习相结合的PID控制过程数字孪生模型与虚拟现实和沉浸式交互相结合, 建立了沉浸式体验的PID控制过程虚拟场景,将强化学习与数字孪生模型相结合的PID整定的智能算法与虚拟现实和沉浸式交互相结合, 建立了沉浸式体验的在线优化整定 PID控制参数的虚拟场景。采用工业互联网端边云协同技术,提出由端-实际运行的控制系统和智能传感装置、边-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系统和虚拟现实可视化系统、云-PID 控制过程数字孪生系统组成的工业元宇宙驱动的PID整定智能系统的架构和功能。以重大耗能设备—电熔镁炉为场景,研制了工业元宇宙驱动的电熔镁炉PID整定智能系统,进行了工业实验,实现了在虚拟场景下对真实场景下的电熔镁炉PID控制系统的性能监控和PID控制器参数自适应与自主整定,取得显著的控制效果。
图丨柴天佑院士作报告
Josef Kittler院士:自监督大幅优化视觉学习与推理
Josef Kittler院士在《The art of self-supervised learning》主题报告中分享了自监督学习的概念、优势和开放性问题,以及关于自监督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和挑战的。报告以新的视角给出了传统聚类算法与深度学习的联系。报告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自监督视觉变换器,展示如何使用视觉变换器进行自监督预训练和微调,并进一步推广到了多概念自监督模型。通过数据集评估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自监督视觉变换器在图像分类等下游任务上的优越性和灵活性。
图丨Josef Kittler院士作报告
郑庆华教授:大数据知识工程是信息化迈向智能化的必由之路
以《大数据知识工程理论与应用》为主题,郑庆华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大数据知识工程面临的全新的理论和技术挑战,提出大数据知识工程是教育、政务、金融等各领域从信息化迈向智能化的共性需求和必由之路,阐述了以数据知识化、知识体系化、知识可推理为特征的“知识森林”大数据知识工程理论与技术体系。同时,他还分享了“知识森林”在智慧教育、国家金税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并认为大模型的发展将进一步激发“知识森林”的技术潜能和行业价值。
图丨郑庆华教授作报告
周成虎院士:遥感大模型推动智慧地球发展
周成虎院士的报告主题为《从遥感大数据到遥感大模型》,他介绍了遥感大数据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阐述了慧觉遥感所面对的“两大计算-三大科学”基本问题,针对如何利用和处理海量时空大数据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思路,提出将数据、知识和模型相融合,打造天地一体的数据网络凭条,通过大模型技术最大化激发数据价值,推动智慧城市、智慧地球,乃至智慧宇宙的发展。
图丨周成虎院士作报告
周志华院士:机器学习的前瞻性研究从预测走向决策
周志华院士作了《排演(Rehearsal):从预测到决策》的主题报告,指出了以往机器学习研究主要关注“预测”,随着机器学习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包括大模型等技术日益普遍应用,预测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作为机器学习基础研究,应该开始把关注点从预测转向决策。他提出,决策所依赖既不是以往机器学习所依赖的“关联性”,也不是“因果性”,而是“影响性”,并且决策必须涉及知识,是一个数据+知识的过程,为此他提出了一个称为“排演”(rehearsal)的机器学习决策研究框架。他提出,机器学习从预测走向决策面临巨大变化,需要全方位建立新理论和新方法,有巨大的新空间有待探索。
图丨周志华院士作报告
Marios M. Polycarpou院士:智能监测与控制有效改善人类环境
Marios M. Polycarpou院士在《互联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监测与控制》报告中介绍了互联网络物理系统的概念、特点、应用和挑战,提供了关于智能监测和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分析,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他表示,互联网络物理系统和传感器/执行器网络的出现,为高级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契机,其中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被收集和处理,以便做出合适的实时决策并实现期望的控制目标。在建筑领域,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嵌入式系统和无线通信已成为现代智能建筑的新组件,为能源高效性、安全性、交互性以及减轻环境影响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图丨Marios M. Polycarpou院士作报告
这场精彩的主论坛报告既是一场跨国界、跨领域的成果碰撞,也是一次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探讨,将拓展我国人工智能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国际化视野,促进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源头创新,为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借鉴,实现“数智领航 共筑未来”的大会目标。
来源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李刚